凌晨三点的急诊室忏悔录:当我躺在汆肉中疼到冒冷汗,才意识到自己输给了这个时代

频道:精彩攻略 日期:

凌晨两点三十八分,医院走廊的日光灯管发出幽幽的白光。我蜷缩在急诊科走廊的长椅上,肠子像是被谁偷偷卷进绞肉机。手机亮屏的时间数字像跳动的火苗,烤得我后颈发烫——距离下班打卡,才过了三个小时。

凌晨三点的急诊室忏悔录:当我躺在汆肉中疼到冒冷汗,才意识到自己输给了这个时代

单位标配的汆肉套餐还残留在胃里,像一块发酵太久的面团在胸口顶胀。护士拿着体温计在我耳边嗡嗡地叫,我听见自己的声音混着冷汗渗进枕巾——“能不能先给我止痛片……疼得我血压都测不准”。

诊室的门帘子突然被掀开,冲进来个穿白大褂的年轻人。他看着仪器上的数值,眼镜片折射的光晃得我头疼:“胆囊收缩素又超标了,你这年龄不应该得代谢综合征!”我攥着输液管的手指节发白——90后社畜的代价,原来是要把内脏当煎蛋锅用。

都市人朋友圈里的盛世美颜,藏着十二指肠溃疡

最近热搜榜飘满了年轻人的断肠夜。有人凌晨在便利店买泡面,突然发现折叠钱包比胃还酸胀;有人对着电脑打字到手抽搐,顺手就把止咳糖浆当碳酸饮料灌下去;还有人把外卖备注写成微型小说:“辣鸡多一点/不要豆腐/我要的是嘶吼到发颤的痛快”。

健身房老板朋友圈晒着人鱼线照,转眼就在医院走廊哀嚎:“ trainers也救不了我被烧烤串透的肠胃!”我们这一代人,像极了用按摩椅敷面膜却手机不离手的老头——一边向往养生镜,一边把夜宵摊当地质博物馆挖掘。

深夜急诊室永远不会熄灯,就像写字楼的饮水机永远冒着热气。B超室的显示屏上,年轻人的胰腺泛着诡异的光,仿佛被996蘸上了慢性炎症。谁还没个把小鲜肉熬成回锅肉的糟心经历?可等某个凌晨突然清醒时,才发现汉堡王的广告词就是医疗账单。

我们正在把医院变成新型社交场所

现在急诊科的长椅上,躺着穿商务休闲的糖尿病患者,对面坐着网购健身环的脂肪肝青年。护士台前排着队,有人在给代购防晒霜发退款申诉,有人正在用互助平台找代照核酸的人。走廊拐角卖煎饼的老王头,和配药窗口的实习生讨论着最近哪几家药房有赠品。

更荒诞的是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就诊场景:吃夜宵被辣条卡到喉咙,却非要发视频给健身群里记录伤痛美学;输液时刷到医学科普,立刻评论区开撕“中医该不该废除”,直到护士举着生理盐水针管冲过来。我们的身体在医院里退化成社交工具,疼痛却成了最真实的弹幕。

昨天夜里听到邻床女孩嘟囔:“等我手术完就去报『半生缘』,这样人们能看到我减肥成功的好结局。”我望着她被扎了五次针的血管,突然明白医院走廊为何总飘着消毒水和柠檬茶的味道——大家在用身体写续集。

当我们躺在汆肉套餐里疼到冒汗时,时代的列车不会停靠

输液架上的点滴袋沉沉地往下坠,像吊着一串看不见的眼泪。护工大姐递给我盒姜汤:“现在的年轻人啊,都是在用身体写诗。”我望着塑料饭盒上印的星巴克杯型图案,突然想起那些在PPT演讲稿里讲养生的同事。

急诊室的日光灯管阴冷地照着地面,我听见窗外的月光碎在柏油路上。这个时代从来不对我们的内伤负责,就像外卖平台不关心你吃了多少鸡爪,深夜打车软件不在乎你喝醉的委屈。但总得有人写下这些疼,让被汆肉套餐裹挟的年轻人知道——在医院这样的造梦现场,疼得清醒才是种幸运。

护士站传来清脆的报钟声,是新的一天开始的信号。我把输液管绑在针线盒上,想起昨天在便利店买到的最后半袋冷冻水饺。那些被生活槌子砸得歪歪扭扭的我们,或许应该学会把医院当成档案馆,把每一次肠绞痛当作提取记忆的密钥——毕竟谁还没在半路突然变成自己的典藏版文物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