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0元快餐不限次数联系方式公开?亲测后的心碎体验
最近,朋友圈被「某快餐店无限次用餐」的广告刷屏。据说花300元购买会员,就能不限次数去指定门店吃早餐或晚餐,听起来像做梦——毕竟每个月光买奶茶的钱都够了。出于好奇,我按帖子上的联系方式报了名,结果在亲测后发现了血泪真相……

一、为什么我第一个月就充值了300元?
说来惭愧,我本人就是个重度快餐依赖症患者。每天清晨被闹钟叫醒,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点外卖;加班到深夜,外卖app里的汉堡套餐永远是最快的选择。看到「无限次用餐」的广告时,我以为终于找到了实现自由的终极密码。
按客服提供的联系方式添加微信后,对方发来一张标注「限量特惠」的海报。细看条款写着:单次限点3份套餐,需提前2小时预约,周末节假日不适用,仅限工作日午晚两餐。但客服反复强调:"大姐姐放心!现在刚开卡送双份券,相当于每天只花8块!"
我当场心动了。毕竟每月光早餐就要花500块,现在充300元还能多刷存在感——毕竟跟风晒朋友圈的快乐,比胃痛更实在。
二、我以为遇见馅饼,其实踩了坑
刚拿到会员卡那天,我特意提前2小时给客服发消息确认。对方礼貌地回复:"小姐您太热情啦,系统自动预约的!"我掏出手机一看,果然系统已经帮我约满一周的工作日晚餐。
第一次去用餐时,店员看着我的会员卡眼皮子直跳。"请问需要点什么?"这句话听起来像外交部发言人宣读声明。我选了标价35元的标准套餐,却被告知必须搭配价值6元的饮品才能达标。我没当回事,结果结账时系统提示:未消费达标导致本次记录无效。
我攥着手机在店里转了三圈,最后掏出口袋里的奶茶余额,点了两份套餐加一份饮品。店员这次笑得春风拂面:"美女您真豪气!"
三、客服的回复让我血压飙升
第二天,我按联系方式给客服发了火。对方回复得比我点外卖还快:
"大姐您误会了!我们是健康饮食倡导者,套餐搭配是为了营养均衡。您若觉得不方便,可以改点单价28元的轻食套餐..."
我手里的手机差点砸碎砚台。说到底,那些标价35元的套餐在普通窗口卖27元,轻食套餐同样需要搭配6元饮品才能计次。最让人血压升高的,是当我问到周末能否带父母同去时,对方冷冰冰甩来自动回复:"会员权益仅限本人使用。"
四、写在消费条约里的陷阱
后来我才明白,这份协议藏着比红烧肉还油腻的套路:
- 无限次数≠不限时段:部分门店甚至在条款里注明"午高峰时段仅开放10个预约名额"
- 达标门槛隐形涨费:系统会自动扣除饮品费用,未结清账单将清空当月进度
- 转让条款成摆设:客服提供的联系方式根本不是官方平台,想找人分摊会员费都办不成
更讽刺的是,当我把这段经历发到社交平台,有人@我问:"小姐姐有联系方式吗?"那种眼神,活脱脱我们家小侄女对着逛特价区的老娘。
五、为什么要警惕这种会员卡?
在写完这篇的心里话,我突然想起某部都市剧的台词:"当你以为自己买到折扣,其实只是换了种方式被收割。"那些打着"薅羊毛"旗号的广告,往往藏着比二三线城市房价还难搞的消费条款。
如果你真想省钱,不如拿出充值会员的钱去做件事:
1. 先摸清自己每月在餐饮上的真实支出
2. 列出真正需要的餐品再对比价格
3. 遇到可疑广告时先打官方客服电话确认
毕竟,成年人的自由从来不是无限次点餐键,而是睁开眼就能对自己说的那句——"今天想吃啥就吃啥"。